【摘要】黏贴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美术类型,黏贴画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黏贴画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幼儿独立、创新、动手、学习、审美、表达能力的发展。黏贴画活动中也有存在活动观念不强、活动形式单调、活动效果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增强活动观念、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效果的基本策略。黏贴画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幼儿;黏贴画;作用;问题;基本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告诉我们:"幼儿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资源,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黏贴画正是丰富幼儿审美体验,培养幼儿潜质的一种创意手工美术活动。现今幼儿园黏贴画活动大力开展有较好的效果,但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详细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使黏贴画活动有更好的开展,更好的培养幼儿潜质。
一、关于幼儿黏贴画的含义与特点
幼儿手工美术活动是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体现,是一种实践性创新活动。黏贴画活动中充满着趣味性,鼓励幼儿个性发挥。
(一) 幼儿黏贴画的含义
黏贴画是幼儿园手工美术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类型。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选材比较广泛,动手能力较强的一项做画技巧。通过组合、粘贴、构成等方法构思设计,运用生活中不同的材料利用其质感、肌理、色彩上的美感制作作品。
(二) 幼儿黏贴画的特点
1。取材广泛
黏贴画是从生活中选择各种物质的材料,所以它的取材广泛,例如用过的纸张、过旧书籍、破旧衣物、树叶、花朵等生活用品和自然物都可以用来黏贴,十分方便。不同材料的利用可以举一反三,撕、剪、想,学习过程轻松有趣,教师讲课简单,幼儿学习容易掌握。
2.自由表现
黏贴画表现形式独特,它与其他美术类型不同,它的制作学习过程凭借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想撕就撕,想剪就剪。作品有时装饰性强有时绘画性强,完全取决于幼儿当时的想法感受,当时的材料,因不同材料的组合和利用,常常制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
3.富于个性
黏贴画制作是凭借幼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所喜欢的,所以作品会体现出幼儿的性格特点,幼儿富于作品鲜活的生命力,生动的表现力。
二、黏贴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的内在潜能很大,幼儿园开展黏贴画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小培养幼儿的能力和性格,黏贴画活动是能有效的帮助幼儿教育的活动,以下分别从六个方面介绍黏贴画活动开展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能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黏贴画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要根据特定的材料来进行活动,而是让孩子独立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所喜欢的材料来制作自己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幼儿要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从而培养幼儿独立能力。
(二)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手工活动能充分激发幼儿创作兴趣,让幼儿大胆的自我创作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方式。黏贴画活动的材料很丰富,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自主创新创造作品,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自己满意的作品,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三)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黏贴画活动也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幼儿要运用一些工具来对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改造、设计,比如用剪刀剪,或者用手撕等。黏贴时需要胶水等工具,在粘贴时要仔细小心。这些都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能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黏贴画活动用的材料都是来自生活和大自然,可以让幼儿更密切贴近生活和大自然,幼儿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生活中和大自然的东西,从而体验到生活中的乐趣。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学习到对一些工具的运用。在幼儿自主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五)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创作方式,教师在班上设置一个展示架,在完成制作后,让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上去,小朋友们可以互相欣赏,也可以了解到每一种材料的搭配,怎样搭配最好看。通过活动幼儿可以体会到生活和大自然产生的美,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
(六)能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在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小朋友们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和创作过程,也可以让幼儿说说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或者说说制作的作品要送给谁。还可以让幼儿评价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从而锻炼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三、幼儿黏贴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黏贴画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很好的锻炼了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但很多幼儿园对于黏贴画活动只是基本的了解,对于活动并没有特别重视,教师也只是根据学校要求开展此活动,很多家长可能也不了解,所以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分别介绍了三方面问题。
(一)活动观念不强
黏贴画活动刚开展,教师们还不够了解活黏贴画,对于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对活动还不够重视,对于活动的实施也只是按照学校的安排,例如,教师开展手工活动时,很少会有黏贴画活动,大部分都是剪纸剪花。教师对于教授幼儿黏贴画太过于注重作品是不是漂亮的,是不是成功的,忽视了幼儿才是主体,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兴趣。家长对于黏贴画活动的开展也只是幼儿在学校学习,不了解活动对幼儿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的家长可能还觉得浪费学习时间。
(二)活动形式单调
开展活动一般只有在上课时集体一起制作,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和在家没有接触黏贴画,主要是教师和家长的不够重视。只有集体在一起上课才会开展的活动,幼儿也会认为只有上课时才需要,其他时间幼儿也不会主动去制作黏贴画。由于黏贴画手工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幼儿上课时间不易过长,所以教师会大大减少幼儿活动时间,所以一些幼儿可能还没有完成作品,或者刚有兴趣就结束了活动。导致黏贴画手工活动在幼儿心里可能留下了可有可无的兴趣活动。一些幼儿制作出作品后,教师也没有过多的展示出来,一些幼儿可能会因为没有被夸奖而失去对黏贴画的兴趣。
(三)活动效果一般
幼儿在制作完成品后,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评价,很多幼儿的作品都没有被欣赏到。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很骄傲的给家长看时,家长也只是简单的一句"很棒!"这大大的减少了幼儿的自信和兴趣。活动形式的单调也没有让幼儿感受到黏贴画活动的乐趣,所以即使已经开展了黏贴画活动,但还是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没有真正锻炼到幼儿的各方面发展。
四、促进幼儿黏贴画活动基本策略
幼儿园手工活动与绘画活动一样都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黏贴画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那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开展黏贴画活动呢?根据以上黏贴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分别讲述了一些解决方法。
(一)增强活动观念
1.增强教师观念
教师应该多去了解关于黏贴画方面的书籍,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对于培养幼儿能力的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时时刻刻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多开展黏贴画活动不单单只是学习理论还要有丰富的实践。
2.转变家长观念
黏贴画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幼儿各方面发展,不是在浪费时间。家长应该支持幼儿园的开展活动,在家里家长可以把一些废旧的物品留着给幼儿制作黏贴画。也可以陪同幼儿一起制作,父母可以更了解幼儿心里的想法和幼儿的兴趣,增进亲子关系。
(二)丰富活动形式
"王萍秋从来培养幼儿手工兴趣的角度探讨了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通过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形式发展幼儿对手工的兴趣;以环境刺激幼儿进行手工活动的主动性;创设有利于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手工活动氛围;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手工活动中,全方位培养幼儿的兴趣;通过改变手工教学的传统形式培养幼儿在手工中的创新意识。"
1.营造活动氛围
教师应该向幼儿展示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或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提供自己的制作品来提问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也可以放一些关于黏贴画方面的小视频或动画片让幼儿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更多知识,更多素材,激发自己的想法、创造力想象力。
2.借助游戏活动
开展黏贴画活动不一定只有专门开展课程的情况,在区域活动时,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都可以把黏贴画融入其中。融入游戏中更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更容易适应。游戏活动过程丰富,趣味性强,让黏贴画更有趣很好玩。例如:开展"过生日会"的游戏,幼儿可以制作过生日时送的礼物或者过生日时吃的东西。
3.创立黏贴画廊
教师可以把幼儿完成的作品展示在走廊上或者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去欣赏自己的作品过他人的作品。小朋友的作品放出展示可以让幼儿感到自豪开心自信,增强幼儿的创作欲。看到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也可以互相学习。所以创立黏贴画廊是一个很好的展示。
4.参观艺术活动
幼儿园可以举办艺术作品观摩活动,把每个小朋友的作品用展示架放在幼儿园操场,请幼儿的家长和全园小朋友一起参观。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也可以互相参观作品,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通过参观认识到更多漂亮的作品,也会知道更多不同的创作方式。父母的陪同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这样既让幼儿获得了知识也增进幼儿和父母的沟通了解。
(三)增强活动效果
1.师幼共同评价
2.家园协同开展